10. 耐心擦了好一陣子的藥,
因為傷痕變淡且較平,所以拉長擦藥時間,
約1~1天半擦藥一次,
結果2/23突然出現一大顆紅腫突起,碰到會痛,
不確定是傷口突然惡化還是不透氣長痘痘,
硬著頭皮先繼續擦矽膠凝膠、貼人工皮,
並對其略微加壓,打算隔天再看醫生,
結果隔天明顯消腫,於是沒看醫生
11. 隔沒幾天,2/29突然又出現紅腫突起,
這次是兩大顆,而且其中一個紅腫裡面有白點,
我懷疑是粉瘤,本來照之前書田醫生囑咐,
不可以壓,但因為2/23那次壓了有效,
於是我還是對疑似粉瘤的紅腫處加壓,
結果3/1晚上換藥時,居然流出透明液體、
白色稠狀物、血,且出現更多白點,
另外一處紅腫內也出現3個白點,
於是我3/2(三)晚上去書田皮膚看診,
醫生說是細菌感染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
問我要不要打針,說好的比較快,
我問是不是必須,他說不打也可以,這什麼回答!?
後來我再度確認他才說,最好是打針,
還說本次回去要好好照顧,否則可能要住院。
嚇得我趕緊問:這麼嚴重?他說對!
我接著問那要怎麼確定?下次什麼時候看診?
他才又不甘願地叫護士幫我預約週六回診日期,
我接著不甘心地問,為什麼看起來已經穩定且沒有外傷,會突然細菌感染,他說他也不知道,還用手摸了一下診間的桌子,說桌子上就有很多看不見的細菌啊。很有道理,但這樣我是要怎麼預防!?
最後,我就帶著無奈的心情與無解的問題,非常沮喪地去挨了一針,拿了吃的藥(抗生素、消炎藥)跟擦的藥(紫黴素),回家。
感覺傷口照顧的進度又要整個重來,
三個多月來的努力白費,心情簡直糟透了。
12. 隔天起床,傷口整個好很多,
再加上心情好,免疫力才會好,傷口也才會好得快,
於是努力放寬心,
反正還是一樣的擦藥流程,
只是把去疤的矽膠凝膠再換回消炎的紫黴素而已,然後一天擦藥1次再變回2次,
之前做過,這次也可以的。
13. 3/5(六)回診。醫生說還有點發炎,但是好很多,應該不用住院。
依然沒有主動幫我預約回診,
這次我也不打算要求預約了。
因為對醫生的態度有點失望。
這次看診時,他頭也不抬的看著電腦問:有什麼問題?
雖然口氣不算惡劣,但是感覺很差。
皮膚的問題難道用聽的就能判斷嗎?
我告知抗生素吃了有頭痛副作用,之前其他醫院開的另外一種抗生素也會(萬芳醫院、那次有回診換藥),醫生聽了似乎不太相信,淡淡地說:會嗎?
但我很堅持,強調的確會頭痛,他才說,那我看能換再幫妳換。
結果當天為了確保傷口可以痊癒,仍然打了一針,還是有開抗生素跟消炎藥,換了消炎藥。
問了護士,她說打針是抗生素。
結果當天頭痛欲裂,伴隨強烈嘔吐感。
我完全不敢再吃西藥,決定先自行停藥一天。
反正我同時在吃退火氣的中藥,暫時以中藥做治療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